第四二八章 也需量力而行-《重生之乡野贤农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出意外的话,明年即将开校的北郊新城中学,就会开始招收一批大龄的初中生。在沐正峰看来,把这些大龄学生放各镇中学,恐怕这些学校未必能接收下来。

    有北郊中学分担一部分学生的话,也能减轻各乡镇中学的压力。至于说县里的另两所中学,沐正峰相信再过两三年的话,想必都会感觉到巨大的招生压力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单单十几所板房小学的学生,那就是每年多出近两千名初中生。如果不实施分流的话,全部让各乡镇中学去承担教学压力,恐怕也会显得很吃力。

    虽然陆源明没直说,但沐正峰也知道他的潜意思,是希望沐正峰复制这种模式,把这种建校模式复制下去。可在沐正峰看来,这种事不能痛快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真要这样做的话,也许会扩大他的声誉跟知名度。问题是,多负担一个县的建校跟助学压力,他一年就要多花费上千万。而定山州境内,有山民的县便有近十个。

    每年花费上亿,扶持州里的山民孩子读书,相信任何一家企业都承担不起。在沐正峰看来,这种事最终还是需要国家出手,调拨一部分资金才对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至少营养午餐或者孩子们的伙食费方面,能够给予一定的补助。如若不然,仅凭他一个人的话,他又能坚持几年呢?

    那怕他不差钱,却也不希望让别人误以为,他在这种事情上,会不留余力的去做。即便做慈善,有时也需量力而行。更何况,人心欲望是填不满的。

    谁敢保证,他解决了全州山民失学儿童的上学问题,那其它有山民的州呢?会不会也让他过去扶贫助学呢?就算他会赚钱,也禁不住这样一年比一年高的慈善投入啊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