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3 南北的烽烟(六)-《烽火逐鹿之三国》
第(2/3)页
华雄闻言,露出愧疚之色,洛阳大火也有其一份‘功劳’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戮。但是也是执行者之一。
“哎…”燕风止住悲切,叹息一声,昂头道,“来,我们在饮此杯,明日,明日,如果子勇兄仍然觉得董卓是可侍之主,燕某定会送子勇兄出城。”
“燕将军此话何意?”华雄问道。
“董卓虽恶,但仍是一方豪强,且对子勇有知遇之恩,我不忍杀兄,只能如此,但断然只有这一次。”燕风道,旋即又悲叹道,“哎…可笑,董卓如今已经不是从前的董卓了,即使子勇兄回去,恐怕日后也难以再建功立业,驰骋沙场了。而且还要背上国之恶贼的罪名,被天下人唾弃,祸及子孙啊。”
国贼之名,祸及子孙,让华雄面色一变。心中也是自然知道,董卓现在已经变了,没有了武将应该拥有的,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只会享乐的贵族老爷。目露凄苦的复杂之色。
燕风见时机差不多了,便开始招揽,于是说道,“七日,只需七日。七日之内,我燕风必然会大破董卓。如果子勇兄愿意再在我府中逗留的话。”
“七日之内?”
“对,七日之内,如若不败子勇兄自当离去,并且我还将手中的数千西凉骑兵俘虏一同放回。”
“燕将军,此话当真?”华雄嚯这一下,站起来,睁大了眼睛,难以置信的问道。
“一言九鼎。决不食言。”燕风字字句句的说道。
“如若战败董相国,我该如何?”
“哼哼,董卓此败,将再无翻身之机,子勇兄难道还要会去,为他殉葬吗?”燕风不屑道。
“这…”招揽之意,华雄岂会不知,一时间难以抉择,神色复杂之极。
……
与此同时,陈留,郡守府。灯火通明,热闹非凡。
厅中,张邈,曹操,曹洪,曹仁,夏侯渊,夏侯惇,神秘文士,解列席其中。似乎是要有大事生。
宴至半酣陈留太守张邈起身向亲信打了个眼色,随即将手中酒樽敬向曹操,满面红光的说道,“孟德世之英雄,刺董卓,盟军,降燕风,我远远不及。现今,天下将乱,诸侯并起。陈留地处中原腹地,四战之地,我之才能不足以保一郡世家百姓。今请孟德前来,特意将这陈留一郡托付于孟德。希望孟德不要推辞。”说完将亲信递过来的漆红木盒打开,送至曹操面前,赫然陈留郡的郡守印信。
曹操见此心中大喜,面色却佯装大惊失色,连道‘不敢’。
“孟德,莫要推辞!”张邈决然道。仿佛这不是郡守印信,而是一颗烫手的山芋一般,急急的想要将它甩给曹操。
其实,这也是他心中的无奈之举,试问,谁愿意将自己的前程仕途拱手让与他人?深深的不甘。深深的无奈。要怪就怪,当初不应该欣赏曹操,将他挽留在陈留郡。
曹操在陈留郡的这数月时间,势力可谓是突飞猛涨,财政上由于卫家的鼎力相助,招兵买马,兵力迅从原先的数千人,猛增至三万大军。比之张邈的军力还要强大许多。待到张邈现时,早已为时已晚。自知无法战胜曹操,为了不牵累道家族,就只能想让,自己也投效曹操,只是那心中稍有的不甘,被深深的隐藏。
其次,便是人才方面,颍川智谋之士,荀攸经过比较之后,终于还是选择了投效曹操,(想必荀彧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曹操。)而且还举荐了戏忠。武将方面,就更用说了,曹氏本家武将,夏侯兄弟,曹氏兄弟,李典,乐就等,可谓是人才济济,即使比之燕风坑蒙拐骗,辛苦‘积攒’的人才也不遑多让。(为燕风默哀一下)而且,隐于东郡的大才,程昱也收到了荀攸的推荐信和曹操的招揽信,当然还有燕风,辛毗(借沮授之名)的信件。正在左右为难之际。(ps:要不要给燕风,他的谋士团太可怜了。读者大大们给个意见。)…
曹操一边谦虚着,一边看着席下,夏侯,曹氏等心腹武将一脸热切希望的盯着他。对于曹操涞水这个时机绝不容有失。最后他看向了他的军师戏忠(神秘文士?)见其为不可察的轻轻颔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