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二三章 饭桌上的许诺-《重生之乡野贤农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虽说校办农场跟慈善捐助,一定程度上能补贴一些。可即便这样,单单百林境内的那些板房学校,一年下来伙食开支这一块就要花费几百万。

    如果算上给老师的相应补助,那开支恐怕会更大。多一个县,意味着沐正峰每年在这一块的投资就会高达上千万。多来几个县,那就是几千万的支出。

    这么简单的数字,伍头人跟一众寨老何尝不懂呢?就算沐正峰是别人嘴里的亿万富豪,总不能指望他,把自己家产败光,去给其它县的山民做贡献吧?

    正是知晓这一点,伍头人也很认真的道:“沐先生,我们自然不敢指望跟百林那边一样,但我们就是想,你能多给我们出些能赚钱的点子,合作社的事,我们一定全力支持。”

    到百林参观过的伍头人,很清楚每个乡镇有这样一个合作社,确实能给山民带来更多的收入。以往不值钱的山货,卖到合作社也能赚更多的钱。

    在这一点上,沐正峰还是显得很公道。别的不说,单单春冬两季的竹笋生意,还有其它季节的各种小笋,收购价格方面,合作社都要比其它人更高。

    可以说,沐正峰组建的合作社出现,某种程度上让很多从事这方面生意的商贩,最终都无力经营下去。提高了收购价格,商贩就无利可图,那这生意做的有什么意思呢?

    在百林各乡镇,谁都清楚合作社是沐正峰跟山民的生意。可这种合作社开到邻县的话,也需要当地的山民配合。如若不然,合作社经营过程中,也会受到不少麻烦。

   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那些本地官员在对待合作社的问题上,应该都不敢乱来。真要把沐正峰跟本地的山民惹毛了,后果还是很严重的。

    有了沐正峰的这番许诺,伍头人也开始期待新一年的到来。那怕新的一年,他们日子依然无法跟百林的同族相比,但至少让他们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啊!


    第(3/3)页